B1 級擠塑板價格高于 B2 級,核心原因在于其生產工藝、原材料成本、性能標準及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差異,具體如下:
一、原材料成本更高
擠塑板的防火性能主要通過添加阻燃劑實現(xiàn),而 B1 級對阻燃效果的要求遠高于 B2 級:
阻燃劑種類與用量:B1 級需使用阻燃劑(如溴系、磷系等),且添加比例更高(通常比 B2 級多 20%-50%)。這類阻燃劑本身價格昂貴,且部分環(huán)保型阻燃劑的采購成本遠高于普通阻燃劑,直接推高原材料成本。
基材純度要求:為保證阻燃性能穩(wěn)定,B1 級擠塑板的基材(聚苯乙烯樹脂)純度要求更高,雜質含量需嚴格控制,避免影響阻燃劑效果,而高純度基材的采購成本也高于普通基材。
二、生產工藝更復雜
B1 級擠塑板的生產過程對工藝精度和控制要求更嚴格,導致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增加:
阻燃劑分散工藝:阻燃劑需均勻分散在基材中才能發(fā)揮效果,B1 級因添加量高,需采用更先進的混合設備(如高精度螺桿擠出機)和更長的混合時間,否則易出現(xiàn)局部阻燃效果不足的問題,這會增加設備投入和生產時間成本。
發(fā)泡與成型控制:擠塑板的發(fā)泡過程需平衡保溫性能與防火性能,B1 級對發(fā)泡倍率、泡孔結構的穩(wěn)定性要求更高(避免因泡孔過大導致火焰擴散加快),生產中需更精細的溫度、壓力控制,廢品率可能高于 B2 級,間接增加成本。
三、檢測與認證成本更高
B1 級擠塑板的防火性能檢測標準更嚴格,檢測項目更多,認證成本顯著高于 B2 級:
檢測項目差異:根據(jù) GB 8624-2012 標準,B1 級需通過燃燒增長速率指數(shù)、600s 總熱釋放量、煙氣生成速率指數(shù)等多項嚴苛指標檢測,而 B2 級的指標要求更低(如總熱釋放量限值更高)。檢測項目越多、標準越嚴,單次檢測費用越高(B1 級檢測費通常比 B2 級高 50% 以上,如前文提到的 B1 級約 6800 元,B2 級約 4500 元)。
認證與合規(guī)成本:B1 級產品需通過更嚴格的出廠檢驗和第三方認證,企業(yè)需投入更多資源用于質量管控、實驗室建設或委托檢測,長期合規(guī)成本高于 B2 級。
四、市場供需關系影響
需求定位不同:B1 級主要用于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場所等對防火要求高的場景,客戶對性能的優(yōu)先級高于價格,且這類場景的采購通常要求符合更高標準,企業(yè)定價空間更大。
生產規(guī)模差異:B2 級因適用場景更廣(如低層建筑、普通保溫場景),市場需求量更大,生產規(guī)模效應更明顯,單位成本可通過批量生產降低;而 B1 級需求相對集中,生產規(guī)模較小,單位成本分攤更高,導致終端價格更貴。
總結
B1 級擠塑板的高價格是原材料成本(阻燃劑)、工藝復雜度(精細控制)、檢測認證成本(嚴苛標準) 及市場定位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價格差本質上反映了 “更高防火性能” 對應的綜合成本增加,而這種成本終會傳導至終端售價,形成 B1 級與 B2 級之間 20%-30% 的價格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