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孕期親子關系有著重要的個人或法律意義。如今醫(yī)學發(fā)展使得孕期親子鑒定已成為現實,早孕6周(需B超確認胎芽≥3mm)即可通過無創(chuàng)胎兒親子鑒定檢測。不同檢測方法的時間要求不同,具體時間則取決于選擇的鑒定技術。以下是三種主要方法及其適用孕周:
一、孕期親子鑒定的3種方法及時間要求1.無創(chuàng)胎兒親子鑒定:孕婦懷孕10周-13周+6天,可以采集孕婦外周血和疑似父親樣本進行檢測。該方法通過采集孕婦外周血,從中提取胎兒游離DNA,與疑似父親的DNA進行比對。這種鑒定方式對孕婦和胎兒影響小,性高,準確率能達到99.99%以上。懷孕14周及以后,孕婦外周血中胎兒游離DNA含量相對更穩(wěn)定且豐富,更有利于檢測,此時也可進行無創(chuàng)胎兒親子鑒定。
2.絨毛親子鑒定:一般在懷孕11周-13周進行。通過采集胎盤絨毛組織來獲取胎兒的遺傳物質,進而與疑似父親的樣本做DNA比對。此方法需要通過穿刺術采集樣本,存在一定流產風險,約為2%-3%,還可能引發(fā)感染等并發(fā)癥,所以目前應用相對較少。
3.羊水親子鑒定:通常在懷孕16周-28周進行。通過羊膜穿刺術抽取羊水,獲取胎兒脫落細胞,進行DNA分析。雖然該方法檢測結果準確性較高,但同樣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有1%左右的流產風險,還可能導致宮內感染等問題,臨床應用也逐漸減少。
二、重要事項需注意
選擇正規(guī)機構:務必選擇具備專業(yè)資質、技術可靠的鑒定機構或合作實驗室。
技術選擇:無創(chuàng)胎兒親子鑒定因其性、適用時間廣,是目前。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無創(chuàng)檢測結果可疑需確認、或需要同時進行產前染色體疾病篩查時)才考慮有創(chuàng)操作。
父親樣本要求:需可靠采集并妥善提供疑似父親的有效樣本(如靜脈血、口腔拭子或血痕)。
法規(guī)與倫理:孕期親子鑒定涉及倫理及隱私問題,需理性考慮進行,部分國家/地區(qū)也可能針對此存在特殊法規(guī)。
三、延伸閱讀
根據法律規(guī)定,法院在進行親子鑒定時需要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強迫對方進行親子鑒定。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并已提給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給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申請人需要承擔舉證責任。親子鑒定的啟動應當考慮子女的意見,即使符合啟動親子鑒定的條件,如果可能影響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也不應當進行。以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至上,因為無論鑒定結果如何,對子女均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