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向銀行貸款手續(xù)繁瑣、門檻較高,這時,民間借貸似乎成了一個便捷的選擇。但民間借貸真的如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嗎?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民間借貸那些事兒。
一、民間借貸,究竟是什么?
民間借貸,通俗來講,就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企業(yè)之間的資金借貸行為。它不像銀行貸款有那么多復雜的流程和嚴格的要求,借條、口頭約定等都可能成為借貸的憑證。比如,鄰居老張急需一筆錢裝修房子,向你借了 5 萬元,約定半年后歸還并支付一定利息,這就是典型的民間借貸。
二、民間借貸的 “誘人” 之處
手續(xù)簡便:與銀行貸款需要提供大量資料、經(jīng)過層層審核不同,民間借貸往往只需雙方達成一致,簡單寫個借條或者口頭約定清楚借款金額、利息、還款時間等關鍵信息,資金就能快速到賬。
放款速度快:銀行貸款審批周期長,短則幾天,長則幾周甚至數(shù)月。而民間借貸,只要雙方談妥,當天或者隔天資金就能到借款人手中,能迅速解決燃眉之急。
借款條件靈活:銀行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收入水平等要求嚴格,信用不佳或者收入不穩(wěn)定的人很難貸到款。民間借貸更注重雙方的信任關系,對借款人的資質要求相對寬松,一些在銀行貸不到款的人,有可能通過民間借貸獲得資金。
三、民間借貸背后的 “陷阱”
高利息風險:民間借貸的利息往往由雙方自行約定,一些出借人為了追求高收益,會設定過高的利息。一旦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利息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讓借款人不堪重負。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出借人會通過各種手段規(guī)避法律,讓借款人陷入高利息的陷阱。
借條不規(guī)范風險:很多民間借貸的借條非常簡單,甚至只是口頭約定,沒有明確的借款金額、利息、還款時間、違約責任等關鍵信息。一旦雙方發(fā)生糾紛,沒有有效的證據(jù),借款人可能會面臨敗訴的風險,導致自己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虛假借貸風險:一些不法分子會以民間借貸為幌子,實施詐騙行為。他們通常會以低利息、無抵押等為誘餌,吸引借款人上鉤,然后在借款過程中設置各種陷阱,如要求借款人先支付手續(xù)費、保證金等,一旦借款人支付了這些費用,不法分子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如何在民間借貸中保護自己?
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進行民間借貸之前,一定要了解《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民間借貸的規(guī)定,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因為不懂法而陷入法律糾紛。
簽訂規(guī)范的借條:借條是證明借貸關系的重要證據(jù),一定要規(guī)范書寫。借條中應明確寫明借款雙方的姓名、身份證號、聯(lián)系方式,借款金額、用途、利息計算方式、還款時間、違約責任等內(nèi)容。同時,能讓借款人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并在借條上簽字按手印,確保借條的法律效力。
謹慎選擇借款人 / 出借人:無論是作為借款人還是出借人,都要對對方的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進行充分了解。如果是出借人,盡量選擇信用良好、有穩(wěn)定收入來源的借款人;如果是借款人,要選擇正規(guī)、信譽好的出借人,避免與不法分子打交道。
注意利息約定:如果約定利息,一定要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約定。同時,要明確利息的支付方式和時間,避免因利息問題產(chǎn)生糾紛。
保存好相關證據(jù):在借貸過程中,要保存好借條、轉賬記錄、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相關證據(jù),一旦發(fā)生糾紛,這些證據(jù)將成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
民間借貸既有其便捷性,也存在諸多風險。我們在進行民間借貸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了解相關知識,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遇到民間借貸糾紛,不要慌張,及時咨詢專業(yè)律師,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讓你在生活中少吃虧、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