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食品級塑料材質是否,需從材質標準、標識、性能檢測等多方面綜合評估。以下是具體的判斷方法和要點:
一、看材質類型與執(zhí)行標準
食品級塑料需符合國家或國際標準,不同材質的適用場景和性差異較大。常見材質及標準如下:
材質名稱 常見簡稱 執(zhí)行標準 性特點 典型用途
聚丙烯 PP GB 4806.7-2016 耐 120℃高溫,無臭、,化學穩(wěn)定性好,可微波加熱。 餐盒、量杯、奶瓶、保鮮盒
聚乙烯 PE GB 4806.7-2016 耐低溫(-70℃),柔軟透明,化學性質穩(wěn)定,但高溫易變形(耐溫≤90℃)。 保鮮膜、塑料袋、塑料壺
聚碳酸酯 PC GB 4806.6-2016 高透明度、抗沖擊性強,耐溫 130℃,但含雙酚 A(BPA),嬰幼兒用品需謹慎選擇。 水杯、奶瓶、雪克杯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GB 4806.6-2016 透明度高,耐弱酸弱堿,耐溫≤70℃,高溫易釋放有害物質,不可重復使用。 飲料瓶、一次性水杯
聚乳酸 PLA GB/T 19786-2005(生物基材料) 可降解材質,由植物淀粉制成,耐溫≤100℃,環(huán)保,但成本較高。 環(huán)保吸管、一次性餐盒
硅膠 硅橡膠 GB 4806.11-2016 耐 - 60℃~200℃極端溫度,無味,抗老化性強,常用于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密封件。 杯蓋密封圈、烘焙模具
注意避坑材質:
PVC(聚氯乙烯):含塑化劑(如鄰苯二甲酸酯),高溫或油脂接觸易釋放毒素,禁止用于食品接觸場景(如非食品級塑料袋、保鮮膜)。
PS(聚苯乙烯):耐溫≤70℃,高溫下易釋放苯乙烯(疑似致癌物),僅用于冷飲杯(如一次性奶茶杯需確認材質)。
二、查食品接觸標識
的食品級塑料必須標注以下標識,缺一不可:
食品接觸用標識
中文標注 “食品接觸用”“食品級” 或 “可接觸食品”。
示例:杯底、包裝上印有 “食品接觸用 GB 4806.7” 等字樣。
材質代號與循環(huán)標志
塑料容器底部通常有 “△” 循環(huán)標志,中間數字代表材質(如 “5”=PP,“7”=PC / 其他),優(yōu)先選擇數字 1、5、6、7(需確認具體材質)。
? 若沒有循環(huán)標志或數字模糊,可能為非食品級回收料制作。
生產許可證信息
國產產品需標注 “SC” 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如 SC104310114004567),進口產品需有中文標簽及海關檢驗檢疫證明。
三、通過感官與物理性能測試
看外觀
優(yōu)質食品級塑料:表面光滑、色澤均勻、無雜質、無氣泡,透明度高(如 PC 材質)或質感均勻(如 PP 材質)。
? 劣質塑料:顏色發(fā)灰、有黑點、表面粗糙,或透明度異常(如 PET 瓶渾濁可能為回收料)。
聞氣味
塑料:無異味,或僅有輕微塑料味(新料正常氣味,通風后消失)。
? 刺激性氣味(如酸味、化學味):可能含過量添加劑或回收料,高溫下易釋放有害物質。
測試耐熱性
熱水測試:向塑料容器中注入剛燒開的熱水(≥95℃),靜置 30 分鐘:
材質(如 PP、硅膠):無變形、無異味、無開裂。
? 劣質材質(如回收 PE):變形、變軟、釋放異味,甚至出現(xiàn)白色絮狀物(塑化劑析出)。
抗沖擊測試
輕度摔落測試(如從 30cm 高度跌落):優(yōu)質塑料(如 PC 雪克杯)不易破裂,劣質塑料易開裂或碎成顆粒。
四、驗證性檢測報告
索要第三方檢測報告
要求商家提供省級及以上質檢機構出具的《食品接觸材料檢測報告》,重點查看:
檢測項目:重金屬(鉛、鎘等)、遷移量(塑化劑、甲醛等)、微生物指標(如大腸菌群)是否符合 GB 4806 系列標準。
有效期:報告通常 1 年有效,注意查看檢測日期。
查詢國家標準合規(guī)性
登錄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官網,搜索 “食品接觸材料國家標準”,核對材質是否在允許使用的范圍內。
示例:GB 4806.7-2016《食品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明確規(guī)定了塑料的原料、添加劑、生產工藝要求。
五、關注特殊場景的性
高溫場景(如加熱、蒸煮)
優(yōu)先選擇PP(耐 120℃)、硅膠(耐 200℃),避免使用 PET、PS 等不耐高溫材質。
例:奶茶保溫桶的內膽若為塑料,需確認是否為食品級 PP,且標注 “可微波”。
油脂接觸場景(如果醬、奶蓋)
塑化劑易溶于油脂,需選擇無塑化劑添加的材質(如 PP、硅膠),避免 PVC 或含鄰苯二甲酸酯的塑料。
嬰幼兒或敏感人群使用
避免含 ** 雙酚 A(BPA)** 的 PC 材質,選擇 PP 或玻璃材質(如嬰兒奶瓶優(yōu)先選 “BPA-free” 標識的 PP 或硅膠產品)。
六、常見誤區(qū)提醒
“透明塑料 = ”?
不一定。PET 透明但不耐高溫,PC 透明但含 BPA,需結合材質類型判斷。
“可降解塑料 = ”?
需確認是否通過食品接觸檢測,部分劣質可降解材料可能在加工中添加有害助劑。
“進口材質更”?
需查看是否符合中國國家標準(GB),歐盟標準(如 EC 1935/2004)雖嚴格,但需通過國內質檢方可銷售。
總結:選購步驟
查標識:確認 “食品接觸用” 標注、材質代號、生產許可證。
看報告:要求商家提供檢測報告,核對重金屬、遷移量等指標。
做測試:熱水測試無變形、無異味,摔落測試抗沖擊性強。
選場景:根據使用溫度、接觸物選擇對應材質(如高溫選 PP,密封件選硅膠)。
通過以上方法,可有效判斷食品級塑料材質的性,避免因劣質塑料導致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