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要住新房,幾乎家家都要裝修,但是,有多少家庭會考慮到新裝房室內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呢? 很多情況是入住以后,感覺不適才要求做新裝房室內空氣檢測。也就是說,消費者對甲醛污染的危害還缺少警惕性。 “誰家裝修不是能省一點就省一點?新裝房室內空氣檢測又是一筆費用,”在裝修市場,記者與一位中年女士聊起裝修后室內空氣檢測時,她說,“而且我也搞不清要找哪個部門檢測? ”
現在政府部門已經不再接受市場上的委托檢測,現在他們是處在第三方監(jiān)管的位置上,而具體實施單位是由省級以上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放了CMA認證的檢測機構。只要擁有CMA認證的機構,都有權力和有能力進行室內環(huán)境檢測,并且出具的報告、公正、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真檢測出問題,怎么辦?我們沒有找專業(yè)的裝修公司,是朋友介紹的工人。裝修合同也沒有約定這一塊。 ”女士說。
這也正是問題之所在。
目前的裝修合同中,已對裝修后空氣質量檢測做了要求。 2006年10月啟用的《家居裝飾裝修施工合同》中,對室內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要求為“工程完工后(不含甲方提供的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的裝飾裝修材料和家具),如甲方對室內空氣質量有異議,乙方應提供給甲方由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認證的檢測機構的室內空氣檢測報告”。但在實際執(zhí)行中,部分裝修公司使用自己提供的裝修合同,中間沒有對室內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約定,不明就里的消費者自然不會注意。
記者隨后暗訪了兩家裝修公司,一家裝修公司明確表示使用自己的合同,另一家裝修公司則表示,使用2006版《家居裝飾裝修施工合同》。當記者提出裝修后要測空氣質量,兩家公司的說法如出一轍:包工包料可以進行空氣質量檢測,但如果業(yè)主自己買材料,裝修公司不能保證裝修后空氣質量達標。
事實上,現在很多裝修都是由業(yè)主出料、裝飾公司出工。也就是說,自備材料一條就把多數家庭攔在空氣質檢大門之外。
總之,家裝污染的產生,有消費意識的問題,也有市場方面的原因。建議主管部門聯(lián)手建立從裝修材料、工藝統(tǒng)一的認證,到竣工后的強制性檢測體系,從根本上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本報記者 崔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