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吻鯊滅絕了嗎?劍吻鯊為什么會自爆?劍吻鯊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深海動物,這種鯊魚顏色是粉紅偏白色的,翅膀顯出藍色,擁有富彈性的皮膚。它是鯊魚中稀有的種類之一,沒有人理解它為什么會長成這幅樣子,它長長的鼻子對它捕食獵物根本就是一個障礙,但或許它可以幫助探測獵物的存在。
劍吻鯊有一扁長的吻,鋒利及錐狀的牙齒,非常適合來捕捉魚類或撕開獵物。
劍吻鯊生活于白堊紀時代。它們的外觀與現(xiàn)存的歐氏尖吻鮫非常相似,故有學者將歐氏尖吻鮫重新分類在劍吻鯊屬中。但是,大部份的鯊魚專家均認為它們有足夠的分別來成立另一屬。
劍吻鯊有時被稱作魔鬼鯊,它的大鼻子當然也與這個名字相吻合。這種擁有藍色魚鰭片和強韌皮膚的鯊魚是罕見而且難以捉摸的鯊魚之一,而且沒有人真正了解它擁有長鼻子的原因。長鼻子在捕捉獵物時特別沒用,或許它可以幫助鯊魚探測電信號。
2007年11月17日刊登一篇題為《尊嚴——〈加布林鯊魚的悲情母愛〉讀后感》的散文,介紹說深海有一種非常兇猛、名為加布林鯊魚的噬人鯊,又叫“魔鬼鯊”。當它被圍入漁網(wǎng)幾經(jīng)掙扎不得脫身時,會自行爆炸成大大小小的碎塊,寧肯粉身碎骨也不愿被人活捉。當它陷入漁網(wǎng)不能脫身時,會通過自身魚鰾的肌體壓強變化而膨脹,后自行爆炸成大大小小的碎塊,所以直到現(xiàn)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捉到過一條完整的加布林鯊魚。
因此也就無法對加布林鯊魚的研究有突破的性的進展。人們通常見到的不過是魔鬼鯊的碎塊而已,斷口都參差不齊,極像磚塊或瓷器破碎后的樣子。它們厚厚的皮肉很少有韌性和彈性,特別是魚皮就像陶瓷制品一樣硬。爆炸后的魔鬼鯊魚片就像我們平時打碎了一件瓷器,斷口完全可以拼接在一起,分毫不差。有一個讀者問我這是真的么?是不是像旅鼠會“奔赴死亡之約”的傳說那樣只是以訛傳訛?這當然是捏造出來的,和旅鼠的傳說不同的是,它不是國外傳入的古老傳說,而是國內(nèi)的某個文人2004年才炮制出來的,以《加布林鯊魚的悲情母愛》等為題刊登在多家報刊上,雖然號稱是“編譯”,但國外文獻中找不到這種說法的任何痕跡;雖然文章聲稱是在敘述2004年一次科學考察的經(jīng)歷,而其實是百分之百的幻想作品。但這樣一則無稽之談卻被許多人當成了紀實而深受感動,乃至據(jù)此批評科學研究。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墨西哥灣捕蝦船上的漁民意外地網(wǎng)到一只長著史前樣子的劍吻鯊,這是人類至今看到的罕見的鯊魚。
基佛羅里達韋斯特島外捕到的這只劍吻鯊,長18英尺(5.5米),粉紅色,一個長長的吻狀突出下藏著尖尖的利齒,它是這個海灣第二次捕到的這類鯊魚。
人們知道劍吻鯊生活在日本海域的深海中,在這處海灣出沒非常少見,這是10多年來次出現(xiàn)。
此后(2015年)澳州一對父子又捕獲到該種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