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三個女人時常被人們提起。這三個女人,一個是 漢高祖 劉邦 的皇后 呂雉 ,一個是武周時期女 皇帝 武則天 ,另一個則是 清朝 晚期的實際統(tǒng)治者 慈禧 太后 。這三個人物以女性的姿態(tài)位極權(quán)力頂峰,掌握一國命運,還改變了歷史走向。當然,除此之外,還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身處權(quán)力旋渦,她們都選擇了殘忍無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犧牲自己的子女也在所不惜。讓人 扼腕嘆息 。
呂雉在自己兒子 劉盈 即位后,掌控大權(quán),剪除異己,大肆殘殺。她先殺 戚夫人 和趙王 劉如意 ,制造“人彘”,劉盈也因此驚嚇過度憂郁病逝;后立少帝 劉恭 ,自己臨朝稱制;但不久又殺少帝劉恭,立 劉弘 為少帝,照舊臨朝天下,權(quán)力無限。
禧太后 通過發(fā)動“ 辛酉 ”,掌握實權(quán),隨之將“襄政務王大臣”革職或處死。后來,慈禧又通過“戊戌”,囚禁 光緒 帝,殺害戊戌六君子,而后固牢自己的權(quán)力,統(tǒng)治長達半個世紀。
相對于呂雉和慈禧太后,武則天的殺戮則要凄慘,也要悲哀的多。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然而圍繞武則天權(quán)力之劍的肆意揮灑,她的子女全都下場凄慘,幾乎無一善終。
武則天的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 李弘 、次子 李賢 、三子 李顯 (哲)、四子 李旦 。李弘因與武則天政見不合,據(jù)說被武則天毒死的(至今未有定論),年僅24歲;李賢也是因與武則天政見存在分歧,被流放巴州,不久便死在那里,具體死因有人說是武則天所為;李顯當了三個月皇帝,便被廢黜,貶為廬陵王,后來復位后又被自己的妻女)合謀毒死于神龍殿;李旦在中宗李顯被廢后,當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后被武則天廢黜,并取而代之。兩個女兒分別是 安定公主 和 太平公主 。安定公主死于襁褓之中,據(jù)說是武則天在后宮之爭中為嫁禍 王皇后 刻意為之;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小的女兒,極得武則天的寵愛,權(quán)傾一時。后因涉嫌謀反,被 唐玄宗 發(fā)兵擒獲,賜死于家中。
武則天的子女幾乎全都死于非命,而這武則天本人有莫大的關(guān)系。但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武則天殘暴異常,對子女冷酷無情,比如對太平公主她就表現(xiàn)出了少有的寵愛。很多人也因此說,相對于兒子,武則天更偏愛自己的女兒。
從現(xiàn)實表現(xiàn)來看,這種說法是站的住腳的。
首先,武則天與自己的兒子與生俱來就有著不可調(diào)和矛盾。李弘、李賢本身就與武則天有著政見上的分歧和權(quán)力上的沖突,李顯、李旦更是李唐王朝的忠實擁護者,也是潛在接班人,這對武則天來說都是一種威脅。在權(quán)力的邏輯里,武則天和他們不再是母子親情關(guān)系,而是殘酷的對手關(guān)系。而對于太平公主,她從未涉足權(quán)力的斗爭。從這個角度看,武則天四個兒子有此下場,也是可以預見之事,而太平公主受寵自在情理之中。
其次,從個人情感來看,武則天沒有理由不偏愛太平公主。一則,為人父母都有愛小、護小的一面,武則天也不例外;二則,武則天親手害死了自己的個女兒,而將全部的移到太平公主身上也完全說的通;三則,武則天曾經(jīng)說過太平公主“類己”,無論是容貌,還是心智,都和自己很像,這也更加重了武則天寵愛太平公主的程度。此外,太平公主也會合著武則天的心意來事,時不時進獻個男寵哄她高興。相對于哥哥們的惹是生非,太平公主沒有理由不討武則天寵愛。
當然,受到寵愛并不是說高枕無憂,一旦涉及到權(quán)力問題,武則天也是翻臉不認人的。太平公主鐘情的任丈夫 薛紹 ,一旦有忤逆的可能,直接被誅殺;此后,太平公主的婚姻也落入了武家政治聯(lián)姻的囹圄。
對武則天而言,無論是惹是生非的兒子,還是深得寵愛的女兒,在權(quán)力面前,一切母子(女)之情似乎都不值一提。所以,在權(quán)力的漩渦里,是沒有寵愛一說的。武則天如此,呂雉、慈禧太后又何嘗不是呢?只不過,她們不如武則天直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