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這一生活在老爹的陰影下碌碌無為,正真掌權(quán)的天就開始收拾乾隆老爹留下來的爛攤子,可惜這爛攤子已經(jīng)爛到稀泥,越修越爛。嘉慶這一輩子值得提一下,也就是殺掉了大貪官和珅這件事情了吧。
放眼天下,能者千萬,乾隆為什么就單單選擇了和珅?每個皇帝身邊都有一個秘書式的人物,作為一個文藝青年,乾隆的調(diào)調(diào)自然是要有美感。而和珅就長得相當(dāng)漂亮標(biāo)志,自帶娘炮氣質(zhì),自然是讓乾隆眼前一亮。再一個和珅是滿族人,八旗子弟能力出眾的太少,漢臣有能力者多,但畢竟是異族,用著不放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和珅的的確確有本事!文治武功樣樣精彩。內(nèi)軍侍衛(wèi)、步兵統(tǒng)領(lǐng)、領(lǐng)班軍機(jī)大臣,決斷力;精通滿漢藏蒙等多種語言,擔(dān)任《四庫全書》總裁官,憑借著機(jī)智與出色的語言天賦,和珅在外交事務(wù)上也是大展拳腳,曾先后接待過朝鮮、英國、安南、暹羅、緬甸、琉球及南掌等國使臣。
滿足了前三個條件之后,和珅還具備一個獨特的素質(zhì),就是好貪。能理政、能弄到錢、會揣摩圣意,還不會威脅到皇權(quán),就他了!與其說和珅好貪,不如說真正的貪欲者是乾隆,乾隆吃肉,和珅只能喝點湯。乾隆手頭緊了,和珅來想辦法,將鹽課提高一丟丟,下面提高一大截,官鹽價太高,老百姓吃不起,于是私鹽興盛,鹽販子、鹽幫富了一大批人。乾隆錢還不夠用,和珅再想辦法,搞了一個“議罪銀”,其實就是腐敗稅,你想貪污腐敗?可以!拿出點來交給皇帝。和珅素來善于揣摩圣意,要女人、要錢,都辦的妥妥的,簡直就是乾隆的助力小伙伴。這些嘉慶早就看在眼里,氣在心里,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么乾隆臨死前,是如何安放自己的“秘書”和珅的呢?
乾隆在臨死前給和珅留了一道密旨,并囑咐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打開。和珅一向擅長揣摩圣意,這次更是心中竊喜,以為這是主子給他留下的一道保命符,拿回家整日供著,也遵從主子的吩咐,從未打開。
令和珅萬萬想不到的是,皇帝的心思你永遠(yuǎn)猜不透,直到嘉慶法辦他時,才趕緊打開這道密旨,不看則已,一看如五雷轟頂,因為他效忠了一輩子的主子只留給他冰冷的三個字:留全尸!
其實和珅是個什么人,乾隆心里邊還是有數(shù)的,這樣一個大禍害,自己兒子是肯定不會留下來的。但是不能否認(rèn)的是,和珅這么多年陪在自個兒身邊,知暖知熱的,俗話說,人生難得一知己呀,更何況是皇帝,平時一人高高在上,別說知心人,連個陪著說說心事的人都沒有,敢聽皇上心事?怕是活不過明天了。于是,乾隆對和珅的感情,可能也不是君臣那么簡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