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自十八歲親政以后,雖名義上親征,但實際上大權(quán)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quán),戊戌變法后被囚禁,于慈禧太后死亡前,死于中毒,光緒帝的一生終究是斗不過慈禧,而這就有一個問題,光緒帝怎么說的都是大清的正統(tǒng)皇帝,就不能找個機會除掉慈禧,獨攬大權(quán)嗎?與其后被囚禁,不如在早期就搏一把,干掉慈禧!大清可能還有一絲生機。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個不是靠鮮血成就的,一個慈禧,就砍一個頭;一群利益集團,就砍一群頭。至于所用的策略,無非是讓砍頭的刀不至于變鈍。生于后宮,長于婦人,光緒還是太怯弱了,在歷史關(guān)鍵風(fēng)口,沒有一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帝王應(yīng)有的覺悟和魄力。
殺伐果斷才是王道,優(yōu)柔寡斷害人害己。沒那氣魄更沒有面對的勇氣。主要取決于他有沒有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手腕,能不能平衡各方利益。沒有政客會為了一個死人做出不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光緒帝致命的弱點是,空有一腔熱忱但沒有膽魄,沒有主見,覺得誰的思想決策有道理就把誰當(dāng)救命稻草,一個這么容易被左右的人怎么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而且慈禧不會防著嗎?萬一不成功命都不保!你有這心也要有人幫你實現(xiàn)才行吧?那需要有膽色有能力的高人并且計劃完美,否則都不得好死!加之慈禧對大臣和周圍人控制力強,時時刻刻都在挑選忠狗,一手遮天,布施的利益符合忠狗的需要,光緒作為被儒家訓(xùn)練成的統(tǒng)治者,各種理想主義,但是他身邊的都是人精,就像被康梁忽悠一點抵抗力都沒有一樣。
光緒手刃了慈禧也并不是說就能力挽狂瀾了,而是起碼不會被慈禧弄死,希望渺茫也是他的機會,這是垂死的掙扎,可是清朝以孝治天下,光緒不是慈禧生的,但是慈禧養(yǎng)的,光緒敢動慈禧一個手指頭,這輩子再做什么努力,罵名都背定了,在當(dāng)時背景下,殺了慈禧,以光緒的能力,在牛人輔佐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只是把軍閥割據(jù)局面提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