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韓國這個國家,還是挺有意思的。先扒一扒韓國那些極端搞笑的前科。韓國92年出版的教科書,宣稱韓民族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從帕米爾高原遠涉遷移到朝鮮半島,途中哺育了中原的黃河文明,催醒了滿洲的紅山文明,然后東渡日本,創(chuàng)造了日本文明。。。。。。韓國學者的學術能力驚如天人,說高句麗是它們韓民族的祖先,高句麗歷史是韓國歷史。謊言重復個千八百遍就成真理了,由于中國的"東北工程"將高句麗史列為中國史一部分,就引發(fā)了中韓外交沖突,綁著寫有"還我河山"四個鮮紅大字布條的韓國人時常會成群結隊出現在吉林集安、延邊、長白山。過半的韓國年輕人贊成奪回滿洲和間島(吉林延邊)。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歷史上的高句麗(史書上簡稱高麗)和后來的高麗(王氏高麗)。先看圖說話,高句麗強盛的時候北達黑龍江,南到平壤南一點點,和今天的38線差不多少,與韓國真是半毛錢關系沒有,和朝鮮還是有一點關系。
再看看時間,高句麗從公元1世紀到7世紀,是一個長達七百年的小王朝。王氏高麗是918年建國,1392年被朝鮮王朝所取代。為了利于統(tǒng)治,使各部歸附,才將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改國號為高麗。實際二者完全沒有繼承關系,一個已經滅亡了250年的國家,人早已分徙各地。
從發(fā)源地看,高句麗起源于我國東北扶余(遼寧鐵嶺附近),王氏高麗起源于韓國北部附近,完全不是一個老祖宗。說的通俗易懂,高句麗起源白山黑水,能征善戰(zhàn),是個游牧民族,強盛的時候可以說是拿下了整個東北,契丹、靺鞨都要聽他話,就連兩個強大的隋唐王朝,也是敗仗連連,隋文帝打一次打不過,隋煬帝打三次,拿不下,打的自己滅了國。之后李唐王朝,我們的千古一帝唐太宗兩次東征高句麗,途中染病,后遺憾終生,其子唐高祖多次東征才趁高句麗內亂而拿下。王氏高麗被遼國一次打敗,被蒙古一次打敗,說白了就是在南韓種水稻的,幾乎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耍耍小聰明,玩?zhèn)€“”事大保國”的小計謀(打不過就假裝投降成臣),完全不是一碼事。
聊起這些事,有的人會說毫無意義,其實不然。自古以來,多少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眾口鑠金,謊言重復個千百次就成真理了,說的人信了,聽的人慢慢的也信了 ,后大家都信了。銘記歷史才有未來!至于“大韓民族”為什么有這樣的性格,以后有機會和大家慢慢聊,今天就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