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zhèn),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浙江強宇機械有限公司規(guī)模不算大,起步不算早,卻因為一份虧了兩萬美元的訂單使企業(yè)走紅。公司老總黃曉強說,兩萬美元買來了信譽和信任,值。
故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2015年6月上旬,黃曉強帶著企業(yè)的明星產品“銅接頭”去迪拜參加中東(迪拜)五金展覽會。迪拜的DAT公司看中了浙江強宇的產品,但當了解到浙江強宇的規(guī)模后,開始猶豫起來。黃曉強是個行動派,看出DAT公司的猶豫,主動開口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并邀請DAT公司派人到中國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zhèn)的廠房實地考察?!拔抑荒苡眯袆幼C明我們是一家靠譜的企業(yè)。”黃曉強說。
DAT公司沒有派人來中國考察,但給浙江強宇下了一份1萬美元的訂單。接單后,黃曉強沒有任何不高興,而是按照該公司的要求,按時完成訂單交貨。而正是這個試探性的訂單,翻開了浙江強宇誠信經營的新篇章。出于次訂單順利完成,產品質量過硬,十幾天后,DAT公司表示要簽一筆20萬美元的訂單。但DAT公司依舊謹慎,表示要先來公司考察,然后再決定是否下單。
2015年8月,DAT公司一行5人來到位于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zhèn)的浙江強宇機械有限公司考察。經過認真細致考察,DAT公司肯定了浙江強宇的誠懇和專注,簽下了這份20萬美元的訂單。單子安排下去后,驚喜之余,黃曉強發(fā)現(xiàn)自己報錯了一款產品的價格,按照這個價格,浙江強宇不僅沒得賺,反而要虧2萬美元。
是繼續(xù)按照合同約定執(zhí)行,還是給DAT公司說明情況要求對方補差價呢?擺在浙江強宇面前有三條路:條路是守信譽,重合同,講誠信,繼續(xù)做生意,哪怕賠掉腦袋;第二條路是向對方講明原因,請他們把差價補上;第三條路是把這筆單子推出去,就說做不了。雖然公司內部意見不統(tǒng)一,但黃曉強毅然拍板:“言不信者,行不果。既然合同已經簽了,就要按照合同價格供貨,寧可自己虧本,也不能給外國企業(yè)留下一個不守信用的形象!”
一個20萬美元的單子,浙江強宇雖然虧了2萬美元,卻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贏得了DAT公司的信任。之后,DAT公司的單子陸續(xù)向浙江強宇拋來,甚至還介紹了其他外貿公司的單子給浙江強宇。
每每談起這件事,黃曉強總是說,當初賠的是錢,但是,我淘到了一桶成色十足的金子,那就是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