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型
按照電視采訪的傳統(tǒng)做法,技術型攝像是指單純的攝像工作。這種類型的攝像記者主要任務是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但是這也不是簡單的攝像機操作者,他應該充分理解編導意圖,積極參與節(jié)目的制作,協(xié)助編導完成對事件的報道。
客觀性角度和主觀性角度:客觀性角度是指依據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習慣而進行的旁觀式拍攝,是電視節(jié)目運用為頻繁、為普遍的拍攝角度和拍攝方式??陀^性角度拍攝的畫面就仿佛觀眾在現場參與事件進程、觀察人物活動、欣賞風光景物一般,畫面平易親切,貼近生活。主觀性角度是一種模擬畫面主體(可以是人、動物、植物和一切運動物體)的視點和視覺印象來進行拍攝的角度。主觀性角度由于其擬人化的視點運動方式,往往更容易調動觀眾的參與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觀眾的強烈的心理感應。
搖鏡頭的功能和表現力
、展示空間,擴大視野。
第二、有利于通過小景別畫面包容更多的視覺信息。
第三、能夠介紹、交待同一場景中兩個主體的內在聯系。
第四、利用性質、意義相反或相近的兩個主體,通過搖鏡頭把它們連接起來表示某種暗喻、對比、并列、因果關系。
第五、在表現三個或三個以上主體或主體之間的聯系時,鏡頭搖過時或作減速、或作停頓,以構成一種間歇搖。
第六、在一個穩(wěn)定的起幅畫面后利用極快的搖速使畫面中的形象全部虛化,以形成具有特殊表現力的甩鏡頭。
第七、便于表現運動主體的動態(tài)、動勢、運動方向和運動軌跡。
第八、對一組相同或相似的畫面主體用搖的方式讓它們逐個出現,可形成一種積累的效果。
第九、可以用搖鏡頭搖出意外之象,制造懸念,在一個鏡頭內形成視覺注意力的起伏。
第十、利用搖鏡頭表現一種主觀性鏡頭。
第十一、利用非水平的傾斜搖、旋轉搖表現一種特定的情緒和氣氛。
第十二、搖鏡頭也是畫面轉場的有效手法之一。
跟鏡頭拍攝時應注意的問題
、跟上、追準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基本的要求。
第二、跟鏡頭是通過機位運動完成的一種拍攝方式,鏡頭運動起來所帶來的一系列拍攝上的問題,如焦點的變化,拍攝角度的變化,光線入射角的變化,也是跟鏡頭拍攝時應考慮和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