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裝流水線的設計要求:
1、前處理設備總成約為:42m×1.4m×8m(L×W×H)。
2、為防止竄液,各工藝段之間有滴液區(qū)設計合理,各工序間的進出口設有可調節(jié)隔斷板,以確保各不同工序段之間不竄液。
3、液槽采用主、副結構,不銹鋼雙層過濾網(wǎng),以除去液槽申的雜質,從而減少噴嘴和水泵的堵塞,為保持液槽的美觀和易于清潔,槽沿和槽蓋均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
作為處理前技術來說,初前處理的傳統(tǒng)方式為槽浸式,按工藝流程逐槽浸漬。隨著工藝的改進和發(fā)展,出現(xiàn)了二合一(即除油、除銹)和三合一(即除油、除銹、鈍化)工藝。國外及國內的家電行業(yè)多采用噴淋式前處理,其特點是生產效率高,操作簡便,易于實現(xiàn)生產自動化或半自動化,脫脂效果好,磷化膜致密均勻。但是不管怎么發(fā)展,表面處理的前處理工藝都是必須的,針對不同的涂層要求及對抗腐蝕的要求,除油、除銹、磷化等處理方法要視工件原材料的狀況來選擇。當然,在前處理工藝中,噴砂、拋丸或打磨工藝也在不同行業(yè)的不同部門按需要選擇應用。時代的發(fā)展,表面處理工藝在發(fā)展,就水洗來說初一般使用自來水,但是隨著工藝要求及發(fā)展,水洗已采用蒸餾水或純凈水;前處理也有采用超聲波的處理工藝。
1.操作人員應了解涂裝生產線的結構,性能,原理,和操作規(guī)程,方可上崗。2.做好涂裝前的準備工作,啟動加熱裝置;溫度升至設定溫度時啟動輸送裝置啟動循環(huán)風機,并打開輸送潤滑裝置。
3.使用輸送前應檢查各部位無問題方可使用;定期檢查懸鏈各緊固件及漲緊情況,定期清理掛具。
4.啟動輸送時調速應平滑,鏈速應由低慢慢調高,關機時應將鏈速調到零位,以免突然開機損壞整流元件。
5.吊掛工件要牢靠平穩(wěn),不能超過懸鏈規(guī)定的較大工件尺寸(工件對角≤1m);不能超過懸鏈規(guī)定的較大工件質量≤50kg;不能超過懸鏈規(guī)定的較高線速≤1.5m。6.根據(jù)工件厚薄選擇所設定的溫度及線速;工件越厚,溫度相對要高,鏈速相對要慢。
7.烤漆溫度設定130—140℃,恒溫30—40分鐘,噴塑溫度設定190—200℃,恒溫15—20分鐘。
8.工件進入水簾噴漆室前室體內壁均勻涂上黃油,水中加入固化劑,然后依次打開水泵,風機,照明,待工件送入時開始噴涂;下班前及時清理室體內壁,水槽內附著的油漆,及時清理
水泵濾網(wǎng),關閉電源和氣源。9.噴漆室水簾厚度應≥2mm,且均勻。水槽水位不能高于水泵濾網(wǎng),也不能過低。10.工件進入噴粉室前依次打開風機,照明,噴涂主機電源,待工件送入時開始噴涂。下班前清理噴塑機粉路,收集回收粉,過篩后裝入粉桶或粉箱中,關閉電源,氣源;定期清理檢查濾芯。
11.烘干室內部應保持清潔,及時更換損壞的石英管,更換石英管時接線端子應旋緊。
12.布置在涂裝線上的五個急停按鈕,以便生產時出現(xiàn)問題及時停機,排除問題后,旋開急停按鈕,繼續(xù)工作
涂裝設備的環(huán)保措施及工藝設計:
環(huán)保措施
(1)工作時必須佩戴相應的口罩與防毒面具,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措施。
(2)溶劑揮發(fā)比較大的部位,必須集氣裝置,防止有毒氣體擴散。
工藝設計
要使得涂裝設備利用率達到比較高的水準,便需建立合理的涂裝生產流水線,首先要確定生產綱領、完善工藝設計、方案規(guī)劃,然后才能進行設備的設計、制造和安裝。因此工藝設計、方案規(guī)劃是建立生產線的基礎,正確、合理的流程對生產操作及產品質量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工藝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工件表面前處理方法、涂裝方式、涂料性能、噴涂環(huán)境、流程規(guī)劃等。
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