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展廳是一項長期有效工程,一次建成、長久使用,存活時間至少在十年以上。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做整體設計時,不能只看眼下流行什么樣的主題風格,應該用前瞻的眼光看待未來趨勢,設計能在較長時期內不落伍的布展方案。
那么黨建主題展廳未來設計趨勢是什么?可以從過去、現狀分析未來趨勢。
受限于科技水平和設計思維影響,早期的黨建展廳就像一個文化宣傳室,主要職責是展示黨風黨紀,教育功能流于形式,實際應用要求不高。所以在布展設計上,類似于“擺攤式”布展,幾乎沒有設計成分;展示板塊大多是硬性分區(qū),過渡性內容很少,也沒有對應的背景渲染;展項設計大部分是“圖文展板+實物展出”的形式。
總體上看,早期的黨建展廳主要是為了宣傳而存在,內容灌輸性強,所以教育功能并不明顯。
交互性即體驗性,借助多媒體互動展項“人機交互”功能,實現“人——信息”互動,可以有效加強教育深刻性,引導觀眾自發(fā)感悟黨建文化,還讓展廳更有趣。
人性化主要針對視覺和內容學習體驗,給觀眾一種輕松、愉快且記憶深刻的參展感受。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黨建展廳則是黨的風貌體現,必須符合黨的精神氣質,真正服務于觀眾、服務于文化強國建設。
總之,黨建展廳政治導向性強,制定設計方案時不能只考慮黨建主題的貼合性,要從文化價值觀教育層面,發(fā)掘深層內涵,再利用有突出表現力的展項展出內容,創(chuàng)造長遠的應用價值。
數字多媒體展廳是近幾年展覽展示行業(yè)的熱門詞匯,依托多種高新科技技術誕生,現在被廣泛應用于企業(yè)展廳、博物館、規(guī)劃館、文化館、黨建館、科技館等類型的展示平臺。
為什么數字多媒體展廳能打破行業(yè)限制,實現全行業(yè)適用?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數字多媒體技術可以打破了時空限制。通過虛擬現實、各類投影技術,可以構建出逼真的虛擬場景,為觀眾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身心體驗。這些技術的可應用范圍廣,比如博物館的史跡還原區(qū)、科技館的太空漫游區(qū)、企業(yè)展廳的未來展望區(qū)、旅游景區(qū)體驗館的景點游覽區(qū)、廉政展廳的反腐體驗區(qū)等等展示區(qū)域。
二、表現力強、信息容量大。每個展廳的面積都是有限的,僅靠傳統(tǒng)的展出方式,展項單調不說,還會有很多內容沒位置放,而且展位固定、后期更新內容的操作難度大,這些問題在傳統(tǒng)的博物館里常見。
根據功能及角色定位需求,在內容設計過程中,可以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果等節(jié)點性事物入手,配合交互型多媒體展項,策劃、制作有感染力的專題展區(qū)。通過各展區(qū)之間的相互配合,構建完整的校史展覽體系,縱向開展價值觀教育。
當然,縱深感主要是面向過去,有利于學校形象宣傳和校史研究。面向未來,尤其是科研方面的發(fā)展方向,還需要更多的橫向信息拓展,比如在建項目、發(fā)展戰(zhàn)略、階段性成果等內容。另外,校園精神文化方面也要做好內容擴充,比如介紹杰出校友時,配合講述其背后的奮斗故事,激勵學生燃起斗志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