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不是人發(fā)明的,是天然的磁鐵礦。古希臘人和中國人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有種天然磁化的石頭,稱其為“吸鐵石”。這種石頭可以魔術般的吸起小塊的鐵片,而且在隨意擺動后總是指向同一方向。早期的航海者把這種磁鐵作為其早的指南針在海上來辨別方向。早發(fā)現(xiàn)及使用磁鐵的應該是中國人,也就是利用磁鐵制作“指南針”,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
經過千百年的發(fā)展,今天磁鐵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強力材料。通過合成不同材料的合金可以達到與吸鐵石相同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提高磁力。在18世紀就出現(xiàn)了人造的磁鐵,但制造更強磁性材料的過程卻十分緩慢,直到20世紀20年代制造出鋁鎳鈷(Alnico)。隨后,20世紀50年代制造出了鐵氧體(Ferrite),70年代制造出稀土磁鐵[Rare Earth magnet 包括釹鐵硼(NdFeB)和釤鈷(SmCo)]。至此,磁學科技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強磁材料也使得元件更加小型化。
具有柔韌性、彈性、可繞曲性,經過擠出、壓延、注射、模具成型等工藝可生產成卷狀、片狀、條狀、塊狀、圓環(huán)及各種復雜形狀。它表面還可以覆PVC片、銅版紙、雙面膠,涂UV油,或者彩印模切成各種形狀。
加工特征
橡膠磁體由磁粉(SrO6、Fe2O3)、氯化聚乙烯(CPE)和其它添加劑(EBSO、DOP)等組成,通過擠出、壓延制造而成。橡膠磁可以是同性的或異性的,可彎、可捻、可卷。它無需更多機械加工即可使用,可以按所需尺寸修整形狀,也可以根據(jù)客戶要求覆PVC,背膠,上UV油等。它的磁能積為0.60~1.50 MGOe。
為 了滿足開關電源提率和減小尺寸、重量的要求,需要一種高磁通密度和高頻低損耗的變壓器磁芯。雖然有高性能的非晶態(tài)軟磁合金競爭,但從性能價格比考慮,軟磁鐵氧體材料仍是的選擇;特別在100kHz到1MHz的高頻領域,新的低損耗的高頻功率鐵氧體材料更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為了限度地利用磁芯,對于較大功率運行條件下的軟磁鐵氧體材料,在高溫工作范圍(如80~100℃),應具有以下主要的磁特性:
1)高的飽和磁通密度或高的振幅磁導率。這樣變壓器磁芯在規(guī)定頻率下允許有一個大的磁通偏移,其結果可減少匝數(shù);這也有利于鐵氧體的高頻應用,因為截止頻率正比于飽和磁通密度。
2)在工作頻率范圍有低的磁芯總損耗。在給定溫升條件下,低的磁芯損耗將允許有高的通過功率。
附帶的要求則還有高的居里點,高的電阻率,良好的機械強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