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對象:質保部經(jīng)理,設計工程師、制造工程師和其他直接負責過程標準化和改進的人員,那些直接負責引進新產(chǎn)品或新制造過程的人員
培訓費用:1000/人 (包含:書本、午餐、、茶點)
聯(lián)系人:李春
潛在失效模式與效果分析培訓課程
培訓目標:
1. 掌握新版FMEA(第四版)的更新的內(nèi)容和要求
2. 理解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概念、信息流、步驟和方法;
3. 通過界限圖,正確界定FMEA的范圍;
4. 應用接觸矩陣圖,分析零件與零件之間在物體、能量、信息、物質形態(tài)方面的交互作用;
5. 建立P圖,分析產(chǎn)品的錯誤狀態(tài),揭露導致產(chǎn)品不可靠的原因;
6.通過過程流程圖,建立產(chǎn)品特性和過程參數(shù)的對應關系;
7. 具備運用FMEA、過程控制計劃等工具,提高產(chǎn)品和過程的可靠性;
8.理解FMEA與其他任務和工具之間的關系。
9. 掌握FMEA和其它文件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
課程大綱
培訓內(nèi)容
節(jié)新版FMEA 概述
1.1FMEA的定義、范圍和好處
1.2 FMEA的種類: 系統(tǒng)FMEA, 設計FMEA, 設計FMEA
1.3 原因和效果基本關系
1.4 FMEA的模式和產(chǎn)品實現(xiàn)流程
1.5 FMEA開發(fā)過程中的關聯(lián)
1.6 FMEA開發(fā)組織和小組作用
1.7 高層管理在FMEA過程的作用(新版)
1.8 FMEA的生命圈
1.9 FMEA的實踐
第二節(jié)設計FMEA (新版FMEA 4th )
2.1DFMEA的基本模式
2.2 DFMEA的信息流
2.3 DFMEA的目的
2.4 前期策劃:客戶和產(chǎn)品要求的確定
2.5 產(chǎn)品功能表
2.6 分析途徑
第三節(jié)設計FMEA (新版, 續(xù))
3.1 界限圖(Boundary Diagram)
3.2 接觸矩陣圖 (Interface Matrix)
3.3白噪聲圖(參數(shù)圖) (P-Diagram)
3.4DFMEA內(nèi)部的動態(tài)鏈接(新版)
3.5 DFMEA輸入和輸出
3.6 設計矩陣
3.7 開發(fā)DFMEA: 功能、失效模式、后果分析、潛在原因、因果分析工具、設計控制、SOD評分(新版)
3.8 多方位的風險分析(新版強調(diào))
3.9行動計劃
3.10DFMEA的評估
3.11 設計評審
3.12設計驗證計劃和報告(DVP&R)
3.13 在設計開發(fā)階段所用的其它技術
3.14DRBFM (新版,基于失效模式的設計評估)
3.15 FMEA和DVP&R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新版)
第四節(jié) 過程FMEA(新版FMEA 4th )
4.1 過程流程圖的定義和作用
4.2 風險的模式
4.3PFMEA的目標
4.4 PFMEA開發(fā)的準備
4.5 PFMEA的輸入和要求
4.6過程流程的優(yōu)點
4.7 過程流程圖開發(fā)和過程文件
4.8 過程特性分類和影響級別
4.9 特殊特性
4.10 流程圖的使用和檢查清單
4.11 設計矩陣表
4.12 特性矩陣分析(Charateristic Matrix)
4.13過程流程圖和PFMEA的內(nèi)在關聯(lián)
4.14過程FMEA的制定: 功能、失效模式、后果、潛在原因、因果分析工具、嚴重度、頻度和探測度SOD評分(新版)
4.15 FMEA的表格類型(新版)
4.16多方位的風險評價(新版)
4.17 過程控制、行動措施
4.18過程開發(fā)的其它活動
4.19 DFMEA和PFMEA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新版)
4.20 PFMEA的評估
第五節(jié) 新版FMEA(第四版)的主要更新
5.1 強調(diào)FMEA是動態(tài)過程
5.2高層管理對FMEA過程支持
5.3易讀的表格、圖形
5.4 易用的案例和可操作性
5.5 不建議只用RPN系數(shù)評估風險
5.6 改進的嚴重度、頻度和探測度SOD評分標準
5.7 強調(diào)預防控制
5.8 DFMEA和PFMEA內(nèi)部關聯(lián)
5.9 FMEA和其它文件關聯(lián)的清晰化
5.10 DRBFM-針對技術更改的FMEA,有效控制技術更改的風險
第六節(jié) 控制計劃
6.1 控制計劃的定義、內(nèi)容和作用
6.2 控制計劃的輸入
6.3控制方法和反應計劃
6.4 試生產(chǎn)控制計劃
6.5 從其他文件來源的主要輸入
6.6 確定變差來源及其控制方法
6.7控制程度和過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