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稱評定條件
1、 初級職稱評定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學??飘厴I(yè),從事專業(yè)技術二年以上。
(3)中專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七年以上。
2、中級職稱評定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3、高級職稱評定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yè),從事專業(yè)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2)大學??飘厴I(yè),從事專業(yè)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yè),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擔任中級務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本專業(yè)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且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二、職稱評審專業(yè)分類
1、會計師職稱
2、經濟師職稱類:經濟、統計、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勞動工資、農業(yè)經濟、運輸經濟、財稅金融等
3、工程師職稱類:土木建筑工程師、土建結構工程師、土建監(jiān)理工程師、土木工程工程師、巖石工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園藝工程師、園林工程師、園林建筑工程師、園林綠化工程師、古建筑園林工程師、工民建工程師、工民建安裝工程師、建筑工程師、建筑管理工程師、建筑工程工程師、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師、建筑施工工程師、建筑設計工程師、建筑裝飾工程師、建筑監(jiān)理工程師、裝修裝飾工程師、裝飾工程師、測量工程師、工程測量工程師、電力工程師、電子工程師、電子信息工程師、電子系統工程師、電氣工程師、電氣設備工程師、電氣自動化工程師、工業(yè)自動化工程師、制冷與空調維護工程師、暖通工程師、暖通空調安裝工程師、腐蝕與防護工程師、熱能動力工程師、機電工程師、機電一體化工程師、光電子技術工程師、化工工程師、化工機械工程師、機械工程師、機械制造工程師、機械設計制造工程師、機械機電工程師、汽車維修工程師、設備安裝工程師、水利工程師、水利水電工程師、水電工程師、水電安裝工程師、水電工程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鍋爐工程師、窯爐工程師、路橋工程師、路橋施工工程師、道路與橋梁工程師、隧道工程工程師、計算機技術工程師、計算機及應用工程師、市政工程師、市政道路工程師、建筑預決算工程師、概預算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結構設計工程師、通信工程師、質量工程師、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
職稱評審所需材料
1.填寫《職稱評審表》一份;(認真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及相關培訓工作經歷)
2.復印件(兩面) ;學歷畢業(yè)證復印件;相關榮譽證書復印件;
3.近期2寸(紅底或藍底)照片一張;
4.申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需提供現有職稱復印件;
5.凡達到條件者均可委托申報。證書由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評定發(fā)放。
工程師評審論文論著要求
任現在職期間,出版、發(fā)表、撰寫本專業(yè)有一定水平的論文(、二作者),著作(主要編著者)專業(yè)文章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出版本專業(yè)著作二萬字以上。
2.在市級以上期刊發(fā)表或在市級學術會議交流有學術價值的論文2篇以上。
3.為解決較復雜的技術問題而撰寫的有一定水平的專項研究報告、技術分析、技術總結、立項研究(論證)報告2篇以上。
內容及體裁
申報人提交的論文應能體現對專業(yè)技術理論和專業(yè)技術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申報人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專家更準確、更的了解申報人專業(yè)技術水平,申報的論文應以申報人參加工作后所從事的工作中能代表專業(yè)水平的論文。重點闡述本人在其中發(fā)現、分析、解決較復雜問題或新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的過程。論文要立論有理、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述清楚、結論正確。技術性要強,論文所使用的專業(yè)術語要規(guī)范,所涉及到的法定計量單位要符合國家標準,內容應力求做到圖文并茂、語言精練、邏輯性強。要體現出:1我的、我干的、我寫的;2具體的,案例式的;3生動的、有圖、公式、定量、定性、有數字;4干成的,有顯能也要考慮潛能;5精煉。
撰寫論文要避免以下現象
論文的題目過大,而申報人的經歷和視野有限;掌握和積累的材料有限,對相應的問題不熟悉,使論文對有關工作的研究出現無法深入或以偏概全的問題。
論文不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只是泛泛的議論一些觀點和問題,講述眾所周知的一些道理,或介紹申報人接觸到的一些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文章中缺少本人對有關問題親自實踐和深入研究的內容。
論文寫成工作總結,簡單羅列幾年的工作項目,申報人把教材上、報刊上的文章或別人寫過的東西大篇幅地抄襲、拼湊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申報人自己的實踐成果和觀點。
申報人送交的論文,可以是在有關報刊上發(fā)表過的,也可以是為申報職稱專門撰寫的。但申報人撰寫的宣傳報道、會議發(fā)言稿、簡報、資料介紹、考察報告、項目報告、教材、畢業(yè)論文、譯文,參與編寫的工作計劃、章程、辦法以及事務性、操作性的具體工作方案等材料不能作為參加職稱評審的論文。
送交的論文缺乏時效性,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知識、理論、技術、數據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參考價值,不能解釋或適用于目前行業(yè)發(fā)展的新情況、新問題。
編寫要求
論文中引用的文字、數據應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引用的文字不超過論文的十分之一;
論文中引用的表格應在表格下面注釋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申報論文須用A4標準大小的白紙單面打印、裝訂,并按照編寫格式中的項目順序裝訂;
論文摘要字數300到500字,正文字數在3500字左右。
職稱審批合格,由當地人事局發(fā)證,可在網上查詢真假,全國通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