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初學者,如果不得法或審美基礎弱,或沒有名師引導,就很容易犯一個低級錯誤——會把自己鑒賞不來或不喜歡的某書法作品說成是“丑書”,若是面對名作,如王羲之的《姨母帖》,要么選擇性沉默,要么愣頭青一般地質疑:“如果去掉王羲之落款,大家還會說這件作品好嗎?” 這種質疑,是典型的“形而上學”。難道蓋住王羲之簽名后《姨母帖》就沒了技法、失了韻致、沒了古質?難道誰都能這么寫了?哪有自己窩在井底卻嫌天空太小的道理。